药品代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药企业的经营理念归正
TUhjnbcbe - 2022/11/9 23:01:00

原创出品:遂道营销咨询

文章编辑:遂道营销咨询

首发时间:年6月4日

首发媒体:遂道方向盘商业观察

记得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媒体配合相关部门对河北省环北京随近的县市区的食品行业进行监督报道时,一位生产乳饮料的小企业老板面对暗访记者时,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无”概念:你放心,我们的产品绝对是“无*、无害、无营养!”,当时让记录哭笑不得。

虽然我们绝对反对这种“三无”产品上市,但相对于三聚氰胺*奶制品、红心蛋、瘦肉精、地沟油、皮鞋奶“*”产品对消费者身体的伤害,这种“三无”产品最多是白花钱而已。

相对于其它任何产品与服务的“无*、无害、无营养/无效果”,医药极其独特,因为其它产品与服务的“三无”仅仅是消费者白花冤枉钱,而医药绝不不能“无效果”,因为医药是治病救命——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可惜,我们很多“医”“药”企业却违背了这个根本!

年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最终的结果是公安机关对长春长生董事长等18名犯罪嫌疑人提请批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问题疫苗案件相关工作人员问责,国家药监局和吉林省食药监局分别对长春长生公司作出多项行*处罚,长春长生公司被处罚没款91亿元,深交所启动对长生生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

再往前追溯,还有包括年“梅花K”*柏胶囊事件,年年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鱼腥草”夺命事件、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年的甲氨蝶呤事件,年的完达山“刺五加”事件,年的青海双*连事件,以及年的修正药业在胶囊中掺入了工业废皮导致的芬布芬胶囊、酚咖麻敏胶囊铬含量超标事件、年的同仁堂过期蜂蜜事件以及年食药监总局药品抽检“黑榜”名单事件等,也就是说,中国医药企业存在着较多药品不合格甚至致人死命问题。

我们的医药企业(也包括其它行业企业)十分容易犯一个严重的错误,即漠视产品质量对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性,缺乏“产品质量事故很有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的思想。

如果说以前,上至*府部门,下至普通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问题不够重视的话,现在则完全不同,*府部门对产品质量,特别是与民生有关的产品质量的监管越来越严,再加上传播迅速的自媒体所具备的“人人监管”作用,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药品的质量问题,对企业越来越具摧毁性。

相对于其它药品事故,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并没有导致疫苗接种者死亡,仅仅是属于“无*、无害、无效果”的“三无”产品,但因为疫苗关乎于民生,覆盖面广,可能涉及人数众多,所以才导致对整个长春生物公司的毁灭性打击。“不就是‘无*、无害、无效果’吗,也不会死人,怎么可能会毁灭整个企业?”相信长生生物公司上上下下都是这么认为,这一点从事情暴发初期企业高层的反应就得到印证。可惜,就是因为医药的特殊性,所以,在其它行业可能问题不算严重的“无*、无害、无效果”,在医药行业就能够毁灭一个企业。

国家监管越来越严,自媒体越来越发达,而且自媒体传播速度快且难以监管的特点,任何一个在企业看来“问题没那么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极有可能摧毁一个企业。而且,以前可能会类似于“花钱消灾”的事件,随时都可能出人意料地摧毁一个企业,这是企业危机意识是否强烈的问题。

这里遂道咨询机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危机意识”,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没有真正将对危机的防范落实到执行层面。对于“危机管理“,很多企业,包括很多智业机构也仅将其理解为“危机暴发时的应对”事后管理,忽视“杜绝危机暴发”的事前管理。

我们看隔一段时间就引起公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药企业的经营理念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