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观
聚焦保险创新
行业动态
01
监管拟加大险企违规责任人问责力度
今年以来,保险业罚单数量、罚款金额均有所增加,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加大对保险分支机构上级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员的处罚问责,压实主体责任,要求各保险机构紧盯关键岗位、关键人员。
从罚款的业务类型看,财险业罚款仍占据较大比重。细数今年以来保险业罚单背后原因,主要涉及三种类型。
一是违反经营规定。例如,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未向客户出示客户告知书、未按规定对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进行执业登记,培训宣传材料与产品实际不符,出具有重大遗漏的非车险保险公估报告等。
二是违反准入规定。主要集中在保险机构分支机构临时负责人实际任期超过规定期限,以及未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放置备案表、营业执照等。
三是违反监管秩序。主要包括编制提供虚假报表、资料等。提供虚假报表、虚构业务也是保险机构违规被罚的“重灾区”,主要表现为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牟取不正当利益等。具体操作方式五花八门,例如,虚构代理人数量,甚至将直销团体车险业务挂在代理人名下。
“出现这些违规问题,反映出部分保险机构合规经营意识不强,治理不够完善,尤其是分支机构内控机制不严密,风险管理不到位,员工管理也不规范。”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
保险业罚单数量、罚款金额增加的背后,也是在行业加强风险防控的背景下,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措施的结果。
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坚持依法从严处罚的主基调,切实提高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强化处罚结果运用,完善行*处罚行业通报机制,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推动保险机构持续有效提升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根据监管要求,各保险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从行*处罚中充分汲取教训,深刻检视问题根源,及时查漏补缺、补齐制度短板。严格落实处罚问题整改,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确保责任到人。
为确保责任压实到人,监管部门要求各保险机构紧盯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责任追究体系,注重抓早抓小,健全制衡和监督机制,督促员工勤勉尽职、依法合规。对于行*处罚涉及的违法违规问题,要结合违规情节和岗位职责,主动开展人员问责,通过紧抓“关键少数”,强化压力传导。(来源:上海证券报)
02
营销员管理存漏洞友邦人寿一年内三次被罚
时隔半年,友邦人寿再次因代理人合规问题收到罚单。
11月18日,根据银保监会披露,友邦人寿江苏分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未按规定聘任个人保险代理人,该分支机构负有管理责任,并因此收到监管罚单。
而这并非是个例。实际上,一年来,友邦人寿因代理人问题已三次遭“点名”。、
去年10月以来,其北京、广东两地公司先后收到罚单。
据悉,北京分公司因存在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而被处罚,这也是友邦人寿完成“分改子”后的首张罚单。广东分公司则因使用含误导性表述的产品宣传资料对代理人进行培训;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等被处罚。
半年之后,也就是今年4月,广东分公司再遭监管“点名”,被指出“保险代理人欧某某代替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
年年中,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指出保险公司对销售人员管理负主体责任。同时,监管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招录管理,杜绝销售人员“带病”入岗。(来源:AI财经社)
03
45种罕见病用药已入医保版目录有望月底公布
上周结束的国家医保谈判中,罕见病用药的谈判情况也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