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代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形势下思路不变,招商必死
TUhjnbcbe - 2021/3/10 13:25:00

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点苍鹤

近年来,随着两票制、税制改革、药品招标采购及医保支付改革等医改*策的影响下,医药营销模式面临重大调整与转型。全国有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绝大多数没有自建销售队伍,而是采用招商代理方式,利用代理商的销售资源来实现销售,这一模式已在医药行业运行多年,一直是主流模式。

但没有哪一种模式是一成不变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模式存在的基础受到挑战,必然会发生改变。变化来源于:

1、厂家(或MAH)成为责任主体。

无论是产品质量、招标采购、配送,销售,厂家都是第一责任人,之前依靠代理商完成招投标、销售、财务处理(过票)等职能,都回归到厂家,代理商只能起到配合或是接受委托授权的方式展开合作;

2、代理商被屏蔽在药品交易之外。

两票制营改增等*策的冲击,改变了药品交易结构,厂家一票到商业,第二票到医疗机构,中间不可能再有其他环节,因此代理商与过票公司都被屏蔽在药品交易链条之外。

3、医药代表备案制导致部分代理商(医药代表)被边缘化。

如果说,代理商不再从事药品交易,还可利用其临床资源从事推广服务的话,但医药代表备案制一出,有一部分代理商将失去推广的资格。

从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MAHHolder作为备案主体,虽然可以以授权的方式给代理商的医药代表来备案,但由于代理商同时代理多家品种,很难划分责任。

厂家在授权时势必非常谨慎,因此不大可能出现同一个医药代表被多个厂家授权的情况。这就造成一些代理商无法获得其代理品种的厂家授权,继而无法备案,失去了从事药品推广的合法性。这样一来,一部分代理商不仅被屏蔽在药品交易之外,而且也将被失去推广药品的可能性。

4、药品上游持续的清理整顿,带动了厂家和代理商不得不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模式的大变革。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彻底清理绝大多数化学药品出市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有效性的再评价,使得这一领域屡屡诞生重磅品种的历史不再重现;医保控费及临床用药的大调整,使得大量的辅助用药、高价药、营养药品、抗菌素同时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厂家与代理商同时面临存量品种生与死的考验,而新品种上市后是否还依旧靠招商模式运行?要具体看品种,看*策的走向。

5、各项*策的压力之下,很多厂商很难逾越合规转型的门槛。

合规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关键词,也是厂家、代理商必须遵循的前提。然而,厂商链条上,多年不规范的运作积习难改,松散的经营方式、以利益为纽带的合作关系,很难一下子往规范的道路转型。仅仅靠编造所谓的“证据链”来试图蒙混过关,终有一天要出事,“作假比做真要难”。

此外,仅仅开了一家公司,换了个马甲,还是之前那套过票套现的思路,显然与真正的合规格格不入,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结局可想而知。

以上种种变化,都对厂家和代理商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于厂家,责任回归后风险大增、效益下降,同时存量的产品批文能否保住也是个问题。而对于代理商而言更是充满危机,一是在厂商博弈中被边缘化,二是被*策严加看管甚至被屏蔽,三是*策打压下合规风险大增,而自身转型又难上加难。

因此,利用代理商资源实现销售的招商代理模式遇到了非常大的阻碍。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招商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事物的发展也并非非黑即白,招商代理制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采用招商模式的厂家难以改为自营模式。

大多数厂家创新能力严重缺乏,产品力不足,要从招商代理制改为自营,营销系统管理成本高昂,投入产出有可能倒挂,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靠代理商。

当然,这段时间有多长,还得综合评估整个医改的进程和各方利益的博弈,核心问题在于医改*策是否能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在利益相关者关系中,医疗机构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利益诉求以什么样的方式得以满足?什么样的补偿机制?医院自身运营还是继续靠药企暗补的方式得以延续?

2、由于MAH制度的推行,专业化分工将越来越细,具备专业化学术推广能力的代理商依然是市场不可或缺的主体。

药品上市许可人(MAH)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取消了药品批文与生产企业的绑定关系,不具备生产经营资质的科研机构甚至是个人(科研工作者)都可以成为批文持有者(MAHHolder),这些科研机构和个人通过委托授权的方式委托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委托医药公司销售。

于是,市场进一步专业化细分,专事研发的机构(CRO)、专事生产的机构(CMO)、以及专门从事营销服务的机构(CSO)都将以崭新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赚取相应的利润。

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有专业推广能力的代理商转型为CSO(营销外包服务机构)成为了可能,而机构化、专业化、合规化(三化)将是代理商转型必须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和仿制能力不断在提高,特别是仿制药*策对一致性评价、国产替代的促进,再加上新药审评审批周期在提速,有望缩短1-2年的周期,未来将有大量有竞争力的药品上市。

科研机构及个人也陆续持有药品批文的消息传来,MAH制度也很有可能通过修订《药品管理法》的方式在全国推行。

这一切,都意味着市场需要正规的CSO来承接药品的上市推广服务。你问我招商的红旗能扛多久?其实这个问题需要转化为有多少代理商能够转型为具备“三化”的CSO?

那么,招商经理在这样的环境下,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方向重新定位呢?

1、看清大势,转型是必然。

厂家在各项*策及市场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发展中的产品结构、资源布局、营销模式都在发生变化。

传统底价代理模式衰落是必然的,代理商向“三化”(机构化、专业化、合规化)转型是未来趋势。代理商在向CSO转型,那么厂家及其招商人员也应该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形势下思路不变,招商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