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坤观点
中国年度药品审评报告解读(-)—回顾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下篇)
作者:汉坤律师事务所顾泱丨郑杜之韵丨尤鹏飞
我们在《中国年度药品审评报告解读(-)——回顾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上篇)》中,对历年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中提及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重点内容进行了概括性提炼,并在《中国年度药品审评报告解读(-)——回顾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中篇)》中,围绕审评审批时限管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变化与申请变化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三大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作为下篇,将继续对生物制品注册发展和儿童用药与罕见病药物审评审批工作这两大主题出发,深入解读近七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发展。
主题四:生物制药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生物药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单克隆抗体、多肽、反义寡核苷酸、融合蛋白等新型产品类型不断获批,有力地推动了生物药市场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于全球市场,但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出发,可以看到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取得的可喜成就,主要表现在生物制品注册申请数量和审评审批完成数量不断增长、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十分活跃、以生物制品为主营业务的生物科技公司发展强劲等方面。
(一)历年生物制品的注册申请及审评审批情况
年至年间,我国生物制品注册申请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从年开始超过了一千。目前,我国生物制品注册申请数量非常可观。并且,在年至年间,我国生物制品审评完成情况也在逐年增长,且批准/建议批准数量也总体呈增长趋势。
此外,在历年的药品审评报告中,均可以看到有若干生物制品被列为审评通过的重要治疗领域品种:如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重组带状疱疹(CHO细胞)疫苗、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鼻喷冻干流感减毒活疫苗、新冠病毒疫苗等。
(二)生物类似药迎来发展期
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生物类似药的上市有助于提高生物药的可及性和降低价格,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生物治疗产品的需求。为了促进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我国自年起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及指导原则,来规范生物类似药的注册管理、支持生物类似药的研发。
01
我国生物类似药相关的注册管理及配套政策的发展
除前列生物类似药相关的注册管理及配套政策外,年1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就《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进行政策解读,明确表示计划下一步将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目前,已有省份打响生物药集采“第一枪”,如年年初,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宣布开展联盟集采,其中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被纳入。根据广东省的规划,该集采联盟包括:广东、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个省份。[1]
此外,在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特定产品的特点,CDE先后发布了《利拉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与《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等具体指导原则,为推进相关产品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02
生物类似药注册申请和获批情况
年2月2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汉利康)的上市注册申请。该药是国内获批的首个生物类似药,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年底,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上市14个生物类似药,涉及7个参比生物药。[2]而自年以来,国内市场更是迎来生物类似药的密集上市,多个重磅品种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等的生物类似药在国内获批上市,行业竞争逐渐激烈。
03
生物类似药注册申请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类似药的注册申请程序是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的。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便曾规定,不同于仿制药申请,生物制品全部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明确规定并再次强调生物类似药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生物制品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注册的要求是由生物制品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不同于小分子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具有结构复杂、生产工艺复杂、微小异质性常见等特点,难以实现真正的复制。
(三)以生物制品为主营业务的生物科技公司发展强劲
近年来,有不少以生物制品为主营业务的生物科技公司发展迅速,并已完成上市。例如复宏汉霖(HK.)、科济药业(HK.)、药明巨诺(HK.)、永泰生物(HK.)在香港上市;亘喜生物(GRCLO)、传奇生物(LEGN.O)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智飞生物(.SZ)、科兴制药(.SH)、康希诺(.SH)、三生国健(.SH)等公司在深交所或上交所上市。
主题五:儿童用药与罕见病药物审评
审批工作进展
(一)儿童用药与罕见病药物审评审批工作成果
近年来,我国儿童用药与罕见病药物的审评审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得益于儿童用药与罕见病药物相关优先审评审批制度的建设发展与其他诸多制度改革亮点,相关药物在纳入优先审评程序与通过审评审批方面呈现出较为喜人的数据表现。
01
年-年儿童用药审评审批工作数据
(1)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的注册申请情况
(2)优先审评通过的品种情况
02
年-年罕见病药物审评审批工作数据
(1)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的注册申请情况
(2)优先审评通过的品种情况
(二)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物适用优先审评审批制度的政策发展
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物通常具有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因而导致企业研发动力不足、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物出现短缺等问题。为了鼓励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与生产,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完善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物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
(三)近年来儿童用药与罕见病药物审评审批制度的其他改革亮点
01
儿童用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亮点
在《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中,CDE对于其在满足儿童用药临床急需、促进儿童用药研发创新方面所采取的工作举措进行了列举,包括但不限于:创新儿童用药审评管理工作机制,成立儿童用药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落实儿童用药优先审评审批政策,借鉴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等应急审评审批经验,在审评系统中设立“儿童用药”特殊标识,优化审评资源配置,专人对接,加快儿童用药上市速度;完善儿童用药审评标准体系,建立包含真实世界数据支持等指导原则在内的儿童用药研发审评证据体系,发布多项儿童用药专项指导原则,鼓励药物研发者研发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和规格,同时通过完善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持续解决临床儿童用药紧缺问题。
02
罕见病药物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亮点
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临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罕见病药品的审评时限规定为70日。《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CDE完成的13个用于治疗罕见病的、临床急需的药品的技术审评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其中罕见病药品的审评工作在3个月之内完成。
CDE在《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中提到,在罕见病治疗方面,其发布了《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意在促进更多以低发病率疾病为对象的药物研发,展现出CDE推动我国罕见疾病药物研发的信心和决心,力争将更多原先被市场冷落的罕见疾病药物拉入研发快车道,为边缘化的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的曙光。同时针对罕见病药物企业研发积极性较低的突出问题,促使医药企业围绕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将罕见病作为创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结语
本文上中下三篇对年至年间年度药品审评报告的解读分析,直观梳理了我国各类药品注册申请与审评审批情况与发展趋势,也可以从中一览CDE近年来在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取得的可喜成就。当前,我国的制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更好地支撑我国药品创新、满足公众用药需求,从而早日使我国的药品研发与监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中国药品注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行业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我国的药品研发将会拥抱更加优质、高效的审评环境。
注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