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代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而美的一体化CXO百诚医药
TUhjnbcbe - 2025/4/8 20:47:00
北京白癜风治好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975793.html

1.公司基本情况

百诚医药主要从事仿制药CRO服务,业务涵盖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研究、注册申请等环节,其中在药学研究和BE临床试验上具有核心优势。公司采取“受托研发服务+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的双线发展战略,为各类制药企业、医药研发投资企业提供药物研发服务及技术成果转化。另外,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赛默布局CDMO业务。

公司所提供的CRO服务主要在仿制药领域,为客户提供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及注册申报一体化CRO服务。公司在药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试验(BE试验)研究服务上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在创新药方面,公司主要进行自主研发,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等方面,并向客户提供部分药学受托研发服务。

2.公司发展历程

百诚医药成立于年;年进入新药研发领域;年成立MAH公司,同年实现5个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年创业板上市。

3.市场空间及潜力

中国是仿制药使用大国,仿制药是我国医药市场的主导力量。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截至年底,中国有多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其中90%都是仿制药企业。近17万个药品批号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截至年,我国仿制药约占化学药市场的66%,占全部药品市场近50%。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仿制药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创新药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年至年创新药及仿制药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8%、8.0%。受国内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大,人口持续老龄化、医保控费等因素的驱动,预计未来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仍将维持稳健增长,年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亿美元。

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MAH制度等政策共同推动仿制药CRO行业快速发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使得中小药企有望通过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并参与集采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带动仿制药研发外包的需求。另一方面,MAH制度的全面推行降低了医药研发的投资门槛,催生众多医药投资企业投资医药研发,这类MAH客户更加依赖研发环节外包,进一步加速仿制药CRO行业发展。

CRO企业服务于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的整个阶段。在仿制药方面,主要提供药学研究(原料药研究、制剂研究)、临床BE试验及注册上市等;在创新药方面,主要提供包括新药产品发现、研发、开发等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数据管理、新药注册申请等专业技术服务支持。相比于创新药,仿制药的结构、理化性质比较明确,仿制药的研发不需重新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筛选研究工作;同时,仿制药的剂型、剂量、规格已经明确,不需要进行剂型选择方面的研究和剂量、规格的探索。因此,仿制药的药学研究工作主要是进行详细的处方、工艺的质量研究,选择适宜的方法,并对新产生的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制定合理的限度,确定标准中合理的考察项目。仿制药的临床试验一般指BE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仿制药具有与参比制剂(原研药)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

药学研究方面,中国CMC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近几年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药学研究包括原料药及制剂的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及稳定性研究,是药品申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药学研究市场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国CMC市场规模从年的5亿美元上升至年的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92%,并预测年将增至30亿美元,年至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23.25%,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临床试验服务方面,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药品研发投入规模的增长,临床CRO市场快速扩容。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国临床试验阶段CRO市场规模从年的13亿美元上升至年的3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89%。根据其对中国临床阶段CRO市场的数据预测,中国临床阶段CRO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从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年的亿美元,年至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32.84%,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临床试验服务细分市场未来将实现快速增长。

4.竞争格局及优势

仿制药CRO行业格局分散,拥有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体量较大的仿制药CRO公司主要有阳光诺和、百诚医药、和泽医药、新领先(太龙药业)、汉康医药(海特生物)、百诺医药、博济医药和华威医药(百花村)。除去因管理层变动导致经营受影响较大的华威医药,年其他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40亿元,同比增长53.46%,合计实现净利润5.12亿,同比增长61.51%,仿制药CRO行业整体维持高景气度。仿制药CRO企业毛利率水平整体较高,整体毛利率水平处于50%-70%,处于高盈利区间,毛利率高于临床CRO和CDMO公司。净利率受各家客户结构、订单结构、管理能力影响较大,绝大部分临床CRO企业净利率维持在15%-25%的区间。综合来看,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为仿制药CRO龙头企业,营收体量、盈利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成长驱动和态势

从需求端看,公司的高速发展初期受益于一致性评价,中长期受益于集采及MAH制度。公司凭借自己对于行业的前瞻理解,抓住了行业发展机遇。

医药技术研发业务:进入产能释放窗口期。赛默金西一期项目建成后,公司从小试到获批的药学研究能力闭环打造完成,内部订单执行效率大幅提升。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在年中期投入使用,充足的实验室以及办公场地将支持公司人员继续保持高速扩张,支持公司订单维持高增速。同时随着产能释放进入窗口期,未来三年公司收入端因量价齐升带来的高增长确定性强,且高盈利能力将趋于稳定。同时,在供给端能力大幅提升及MAH类客户高需求下,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业务的收入占比或将快速提升。

权益分成业务:进入稳定收获期,规模化带来确定性提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的权益分成收入具备高确定性、可持续性,在未来三年内将作为公司权益分成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该药物在需求端具备三大优势:①该药物作为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复方制剂,具备高依从性的特点,具备不可替代性;②我国作为“高血压大国”,该药物是实际需求量远大于约定采购量的产品,其院外销售量同样是药品市场的主体部分;③作为慢性病用药,该药物具有长期、稳定的用药需求。此外,短期内多款联合研发的具备较好市场前景的慢病用药将上市销售,长期来看大量含分成权的自研转化项目或将陆续上市,权益分成持续增厚,业务收入确定性在分成来源逐步进入规模化后提升。

CDMO业务:产能充足,产业链完善下再放量。从赛默一期投产初期安排的对内与对外承接业务的比例及投产率情况来看,公司仍拥有充足产能以完成更多外部项目。在车间生产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的情况下,估计未来三年CDMO业务毛利率或将从30%升至33%左右。赛默二期建成后,赛默在原料药及制剂生产端将具备较强优势,从验证生产到定制商业化生产的完整CDMO服务平台搭建完成。在供给端能力完善后,赛默CDMO平台将能同时满足公司前端研发项目创造的大量商业化生产需求以及外部CDMO服务需求。且原料药与制剂生产项目的合作周期较长且粘性较强,未来CDMO收入或保持稳定增长。

创新药:年开始迈入加速阶段。截至年5月,公司重点自研创新药项目共5项。公司现阶段开始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加速迈进具备其合理性:在手现金充裕。年一季度公司在手货币资金已达到16.34亿元,除去短期内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投入,仍有10亿左右的现金储备;公司从年即开始布局创新药研发平台,且其在高端仿制药的原料药与制剂研究方面积累的能力同样逐步迁移到新药研发当中。长期来看,公司或仍将通过“研发成果转让”的方式,将前期自主投入研发的创新药管线按客户需求进行转让,并保留部分权益,并在技术与客户群积累的同时逐步发展创新药受托研发服务。从仿制药为主到仿创结合的研发主体改变或将使得公司突破国内仿制药市场局限性带来的成长天花板,长期成长空间打开。

公司一体化平台再升级,协同效应未来可期。在CDMO能力完成建设后,公司将从药品研发一体化平台成长为少数具备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平台。平台效应将具体体现在:大量前端研发项目将向后端定制生产服务导流,漏斗效应形成;由于供给端研发服务能力的结构性升级,公司承接订单能力或将逐步增强,大订单占比增多,溢价能力提升。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收入增长稳定性提升;公司的CDMO能力或将加速其自研转化药品从完成研发到成功商业化落地的全过程,进一步打开权益分成业务收入空间。

6.财务数据

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0.68%至3.74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73.19%;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74%至1.11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27%至1.03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97%;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52%至1.45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54%。

Q1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6%至0.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至0.2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0.16亿元;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12%至-0.33亿元。

截止Q1,公司总资产26.17亿元,股东权益23.38亿元,负债总额2.79亿元,资产负债率10.66%;负债方面,流动负债1.39亿元,占比49.82%,非流动负债1.39亿元,占比49.82%;资产方面,流动资产18.89亿元,占比72.18%,非流动资产7.28亿元,占比27.82%。

7.生意特性

查理芒格:长期来看,股价年收益率等于净资产收益率。

所以,净资产收益率是一门生意研究的重中之重。从杜邦分析拆解三种生意模型,第一种是它做的事别人做不了(差异化,无形资产、经济商誉,需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而美的一体化CXO百诚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