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代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药代表职业化药代请医生吃饭,每人每顿
TUhjnbcbe - 2024/12/15 17:19:00
公益中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8316979361088&wfr=spider&for=pc

医院规培的时候,笔者每周最喜欢的日子不是休息日,而是周五。

因为每到周五下午,科室里面大概率会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跑前跑后,或是谈吐风趣相貌英俊,或是面容姣好香风习习。嘻嘻哈哈之间,能给当时枯燥无味的工作带来很多乐趣。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每次周五下班,Ta总会大包大揽地走在前面领老师去下馆子,顺便带我们这些学生去「改善伙食」。大董烤鸭、绿茶餐厅、王府私膳......医院食堂朴素的一荤一素简直是天壤之别。过了这么多年,虽然现在自己也有实力去开开荤,但回忆过去还是觉得免费的蹭吃蹭喝更香一些。

然而,医院实习或是规培的年轻人或许就不能像以前那样蹭吃蹭喝了。因为按照行业新规定,以后药代请客吃饭的花费将更加透明,每顿人均限额00元。

药代请客人均限额00

限额00的信息,其实出自11月17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正式发布《RDPAC行业行为准则》(年修订版)。

相比版,修订版中新增了几处针对具体金额的要求。在限制一栏,修订版列述「本条规定的『中等适度和合理的』应解释为每人每餐不超过人民币00元。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需超出上述用餐标准的,须得到会员公司总经理或其特别授权的代理人的批准和认可。」[1]

图源:参考资料1

除此之外,修订版同样针对「推广辅助用品」作出具体金额要求:「在会员公司自办会议或第三方会议中,在满足『最小价值』及『最少数量』的前提下可以提供仅带有会员公司标识的笔和记事本。」

而这条规定的「最小价值」,解释为每件物品的价值不得超过人民币元。

对于医疗体系来说,这算是一个大新闻,因为其不仅是国内面向医药代表个体,医药企业与患者组织、患者间的互动等多方面的首部「医药行业行为准则」。发布这部《准则》的RDPAC行业地位与含金量也很高:

RDPAC成立于年,会员以外资药企为主。年,RDPAC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医药代表专业培训」制度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RDPAC「医药代表资格内部认证」项目的初步框架,在国内最早组织开展医药代表专业培训。也可以说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外资药企东渡舶来药品代表后,首次正式确定该职业规范化的一个组织。

某德资药企PI李佩珊(化名)表示,「RDPAC不仅仅是一个会员组织,更是国内仅有的几个参与全球制药企业协会体系的会员组织,基本上知名的跨国药企都是会员。」

对医药代表这个职业而言,RDPAC的话语权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不同渠道为医药代表的职业化多次提案,终于将医药代表正式纳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李佩珊表示,哪怕是对于非会员组织而言,RDPAC的新准则都具备强大的指导意义,因为这相当于上游的指南针,「通俗一点说就是老佛爷的懿旨,虽然明面上不是盖了皇帝玉玺的,但是也没有人敢不听。」

在销售环节剥离医药代表

根据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官方对医药代表对定义为「代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信息传递、沟通、反馈的专业人员」。

可以发现这个定义几乎完全剥离「销售」二字。而年国办发布的「医药国17条」对医药代表的「禁售令」和年《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备案制,似乎也都是进一步加强呼应。

图源:《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而其实在全球范围内,以饮食娱人都是医药代表工作中一种拉近与临床工作人员距离的重要选项。比如美剧《成瘾剂量》中就有相对应的桥段:普渡公司的医药代表们会和美国一线医生们进行高级红酒晚宴,以推荐其在面对疼痛患者时开具奥施康定。

针对制药行业资助卫生专业人员活动方面的学术论文也有相对应的表述。JAMA的一篇针对,名医生进行的横断面研究发现,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接受过一次推销宴会(平均价值低于20美元)的医生开瑞舒伐他汀的比例明显更高。[2]也有文献表示,美国一部分学术医学中心将拒绝药物制造商提供的免费食品。[]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制药公司向医生赞助食物和饮料这种行为是否应该受到管控也是一件众说纷纭的事情。比如有很多横断面研究表明澳大利亚的日常临床实践中几乎普遍存在提供食品和饮料的行为,这些食品和饮料与处方做法的改变有关。但澳大利亚最近还是更新了新的条款,明确要求将提供食物的活动经费排除在制药公司透明度报告之外。[4]

对此,昆士兰大学卫生政策方向的孙犁研究员(化名)认为,澳大利亚此前采取高透明政策,降低了很多跨国制药公司对于澳洲本土的资金投入,而澳大利亚本身就很依赖跨国药企的药物支撑,因此进行了一些透明度下调的调整。

但相比于中国,孙犁认为目前国内的卫生政策总体导向趋近于提高透明度,降低很多药企过高的销售占比,倒逼企业提高研发配额,「目前中国的新准则,对于提高行业透明度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浪潮退去,医生和药代如何相处?

据RDPAC报道,新版的《行业行为准则》将于年4月1日生效执行,《行业准则》的规范范围也将扩大到会员公司与患者组织和患者的互动,加强了在支持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方面的管控要求。这也表示年4月开始,医生与药代可能将面临另一种新鲜的相处方式。

对于这种可能的新变局,不同医生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医院外科医生李娜(化名)表示,很期待新行规下的药代能够恢复到曾经的专业水平。李医生说,在上个世纪刚刚有药代这个概念时,医药代表是不折不扣的「金领」:从业门槛很高,普遍具有药学或医学背景,能够无障碍阅读医学文献、国际最新研究,和一线医生进行专业沟通。

「过去一二十年很多外科学科的飞速成长,都离不开外企的医药代表制度和学术支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腹腔镜,我记得当时医院给我们讲课,我们很多医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腹腔镜,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是问医药代表,都解答的很专业很详细。」

图源:视觉中国

而至于药代新行为规范下,赞助活动是否会影响医生在一线诊疗中的工作。曾在某中部省份工作的消化科医生王元(化名)认为,很多以前约定成俗的隐型福利确实可能会消失,但影响不至于巨大:「毕竟好几年前大厂就不怎么用直接给钱或者吃饭这种草莽方式了。学术会议讲课费、车马费这些更高级。这既是一个向基层医生展示产品的机会,更是给大咖医生发讲课费的机会。」

在讲课、培训这个维度,华东医院医生彭国伟(化名)认为:「药企以会议和培训等形式投资,让医患更深入的了解该药企的药物和一些专业知识,从而得到企业药物的推广。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会议培训,交流专业知识,充实自身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报酬。患方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不良反应的处理。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个非常理想化的结果。」

「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确实很难洗脱换个形式送医药回扣的嫌疑。所以我觉得现在大家不停的讲合规,就是把药企在推广产品的过程合理合规合法化,避免药企员工和医务人员在这过程中违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比于张嘴分红闭嘴小费、一问适应症和药品副作用就支支吾吾的某些不专业药代们,本就在时代车轮里的当事医生们也更期待回归专业合作,「让学术的回归学术」。

0年前,当医药代表随着改革开放、跨国药企渡海而来而应运而生时,我国一些媒体对医药代表形容是:药品的学术专家。负责向医生介绍药物功效、使用方法以及反馈不良反应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药代表职业化药代请医生吃饭,每人每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