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9日)晚间,阿里健康发布财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截至年9月30日,阿里健康收入为18.79亿元,同比增长.2%;毛利为5.29亿元,同比增长.1%;经调整后利润净额达到万元。(注:阿里健康会计周期不与自然年重合,半年报周期为年4月1日至9月30日。)
阿里健康第一时间向动脉网透露了这一信息,我们查阅了报告,并进行了深度解读,我们主要关心:为什么阿里健康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业绩增长,它做对了什么?在快速增长之后,它还将做些什么,并将如何与阿里系其他医疗布局进行协同。
“收入和毛利的强劲增长乃主要由于医药自营业务及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快速成长所致。”公告显示,截至年9月,阿里健康的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16亿元,天猫医药馆商品交易总额(GMV)超过人民币亿元,分别同比增长达.2%和50%。消费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1%。
公告称,“本集团在盈利能力方面的持续增强,将有助于我们未来继续投资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加大在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医疗等创新性业务的投入和布局。”
本文结构如下:
1.自营业务挑大梁,业绩高速增长;
2.杀入医疗“腹地”,医院和药店;
3.合纵连横,阿里或搅动中国医疗生态。
1.自营业务挑大梁,业绩高速增长
阿里健康组建于年1月,彼时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对港股中信21世纪进行总额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拿到了后者54.3%的股份。
从年阿里注资开始,阿里健康大致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注资启动期,业务以电子监管码和电商服务为主;业务调整期,医院、医药O2O、自营电商等业务;业务定型期,业务格局逐步确定,形成医药电商、产品追溯、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四条业务线;持续深耕期,经过数年探索,阿里健康已经找到自己在产业中的位置,并有了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后续持续深耕产业,对已有业务进行升级。
回溯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自营业务是阿里健康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其财年收入仅为多万元,在上线自营业务之后,财年业绩即增加到4.7亿,财年更是增加到24.42亿元。三年间增长近50倍。
除了自营业务之外,阿里系医药业务的注入也是重要原因。自年9月阿里健康在天猫上线自营医药业务以来,阿里健康在医药电商板块布局日趋完整。年6月,阿里健康完成收购天猫“蓝帽子”保健食品业务;年8月初,阿里健康又完成收购天猫包括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计生、隐形眼镜、医疗及健康服务类目电商平台业务。同时,阿里健康扩大为天猫平台滋补保健类目提供外包及增值服务,已实现了对天猫医药馆的全类目覆盖。
医药B2C业务外,阿里健康也在“积极布局线下医药零售市场,并持续深入探索医药新零售的发展路径。”年5月,阿里健康牵头与65家零售连锁药房成立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在过去的几个月,阿里健康与O2O先锋联盟的线下头部连锁药店合作,先后联合菜鸟和饿了么蜂鸟,在北广深杭四个城市落地了24小时的急送药服务。与此同时,阿里健康接连战略投资山东漱玉平民、安徽华人健康、贵州一树等区域龙头连锁药店,在这些连锁药房的所在区域内推进线上线下医药零售渠道的融合。
业绩公告还显示,作为药品追溯基础设施的“码上放心”平台在这半年内继续稳步发展,入驻并续约药品生产企业数量稳定保持在中国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80%,其中疫苗等国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