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记者从贵阳市医药集采协同改革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贵阳已落地执行国家、省际联盟种药品、15类医用耗材集采产品,平均降幅65%,其中,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采6批次种,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用药;高值医用耗材2批次个,包括冠脉支架、人工关节等心脏介入类、骨科类耗材,每个品种任务量均按采购周期%完成,集采以来共为患者节约费用9.5亿元,让群众就医购药享受更多“团购价”。
10月28日,贵阳市医药集采协同改革新闻通气会召开。
据介绍,自年贵阳市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按照国家、省、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推出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改革措施,尤其是以推进集采落地和价格动态调整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跟进落实国家、省际联盟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推动“三医联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医院合理用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精细化加强监测监管。探索建立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监测、通报制度,利用集采平台加大对中选和非中选药品医用耗材使用情况的监测,将集采药品耗材任务完成等指标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对不按规定采购的公立医疗机构,采取通报、约谈的方式加强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有效避免因不及时采购或短时间内集中囤货造成药品医用耗材短缺。全力疏通药品采购和配送的堵点,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及供应保障需求。
动态化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和监测评估制度,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率先开展调价社会风险评估,年以来共开展三轮动态调价,调整项,其中,调高项,调低65项。
制度化落实配套*策。落实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策,核拨国家集采药品三批次年度结余留用奖励金医疗机构家次,奖励金额达余万元,单笔最高奖励金达万元,有效激励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优先采购中选品种。落实医保基金预付*策,集采以来共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预付款4.1亿元,医院资金压力的同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两家试点医疗机构通过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实现货款统一结算,提升了药企回款率。
10月28日,贵阳市医药集采协同改革新闻通气会召开。图为贵阳市医疗保障局*组成员、副局长陈玮(中)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同时,联合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进一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集采工作。巩固完善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将通报抄送市卫生健康部门和市纪委,全方位督导推进,确保老百姓真正用上优质优价产品。
“我们重点提高了价格偏低的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体现劳务价值、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向基层倾斜,椎管内麻醉、阑尾切除术等40个项目调至县级收费标准,部分乡级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调增15%,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确保医保基金可承受,患者总体负担不增加,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充分发挥了价格杠杆作用。”贵阳市医疗保障局*组成员、副局长陈玮表示。
医保便民惠民,有速度更有温度。下一步,贵阳市将强化精准报量,指导医疗机构准确填报带量采购任务量,完成相关报量工作;强化国家、省级联盟任务量完成,%完成国家组织部分续约,第六、七批药品,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耗材、口腔种植体等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任务等工作,为深化医保改革提速赋能。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覃淋
编辑/胡家林
二审/李冰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