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应对新冠疫情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感觉呼吸有阻力该怎么缓解
医院就诊
如何选择药物
……
更多相关问题
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杨汀来解答
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做好六点准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合并新冠感染的时候,相应的呼吸道症状有可能加重,这些人群要好好保护自己。
一是坚持常规的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接种疫苗。有一些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佩戴N95口罩以后,在走路、活动时尤其觉得气短、呼吸困难加重,这时建议戴普通的外科口罩。二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持续戒烟、均衡营养、适当的体力活动。三是备足并且坚持使用平常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治疗药物。慢阻肺、哮喘的吸入药物,高血压、糖尿病的长期治疗药物都要备好。为医院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家属可以带上患者的医保卡、身份证等证件代为开药,医院开药。四是备一些呼吸急救药物,比如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家里有雾化吸入装置的老人可以备一点雾化的药物,如吸入激素等。五是准备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有呼吸疾病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以后容易引起原发基础疾病的进一步变化,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了解是否出现了肺炎或者重症的情况。六是调整随访时间。一些日常的随访比如肺功能检查,一般是三个月到半年随访一次,在疫情期间建议半年随访一次。把随访的时间适当拉长,医院人群聚集的环境,避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感染后
如何居家治疗?
感觉呼吸有阻力该怎么缓解?
一是不要恐慌,正常休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易消化食物,调整好心态等。
二是一般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乏力、咽痛、腹泻或呕吐等,可以对症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要在家里自己监测症状,特别是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
三是如果原有的呼吸症状明显加重,比如喘憋加重可以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一次1~2喷,每20分钟再吸1~2喷,第一个小时不超过6~8喷。如果通过这种对症治疗,症状逐渐改善或者平稳,就可以在家里继续观察症状。如果症状有进一步变化的情况,可以再去就医。
四是基础治疗药物不要停,特别是长期吸入药物要按照既往医生医嘱要求继续用,包括吸入药物用后要漱口。
五是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了解病情是否变化。
慢阻肺患者感染新冠病*后
医院就诊?
慢阻肺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平常的症状是咳嗽、咳痰,有时候会伴有呼吸困难,并且往往会有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原有症状的加重。医院进一步诊治:
一是当持续发烧超过2天,服用常规的解热镇痛药不能退热。
二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精神不振甚至神智不清等,或者出现口唇紫绀,双下肢浮肿等体征。
三是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喘憋等,呼吸频率大于等于30次/分。
四是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提示患者血氧饱和度≤93%,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五是喘憋加重使用短效吸入药物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六是出现其他症状,如胃肠道症状持续超过2天,不能进食,虚弱,走路不稳等。
感染新冠病*后
常见药的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公众该怎样选择?
一是感染后常用药多为缓解症状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物等,此类药物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注意服药剂量、频次、禁忌证和相互作用。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例,这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该禁用,有过反复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慎用。服用本品期间不建议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服用该药后应及时饮水补液,避免大量出汗后脱水,而服用频次不宜短于4~6小时。
二是公众选择药物尽量简单,避免多种药物叠加使用,特别是在不熟悉药物特点的情况下过量服用,容易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三是不要自行增加药物剂量,一次吃再多剂量的药物并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增加肝脏负担,伤害身体。
四是一些中成药或者汤药也可以改善症状,有一定的康复效果,大家可以选用。
新冠病*感染者退烧后一直咳嗽,
如干咳无痰、浓痰咳不出去
不同情况该怎么缓解?
新冠病*感染后期会有咳嗽、咳痰表现,许多呼吸道病*感染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感染早期表现比如发烧、鼻塞、流鼻涕这些症状改善了,但遗留了咳嗽、咳痰的症状,这称之为感染后咳嗽,是机体在感染后气道黏膜损伤,黏膜下神经暴露,引起平滑肌反射性增强,小气管收缩,是损伤修复的正常表现,一般会持续1~2周后改善,个别人可以持续时间更长。
有些人表现为干咳,就是嗓子发痒的刺激性咳嗽,用一些对症的止咳药就可以,中西药都有。有些人表现是有痰,早期是白色泡沫痰,后期出现黏痰甚至*脓痰,这时候一般主张可口服化痰药物。
如果咳嗽几天痰的颜色由白变*,并且痰量增加,出现了脓性痰,这有可能是由于上呼吸道的病*感染导致了呼吸道防御能力的下降,出现了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建议这时用一些抗生素治疗,一般3到5天就可以好转。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