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的镇子上,大大小小的农资店就有七八家之多,据业内人士透露,若在十年前,这里的农资店数量几乎是现在的两倍,随着农村经济作物的逐渐增多,对经营农资店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大浪淘沙,如今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专家级别的。
眼前这家规模较大的农资店,门头上的“医院”四个大字特别醒目,奇怪,医院并不稀罕,医院倒很新鲜,那么,医院又是哪种经营模式存在呢?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就带领大家走进医院,一起去探探医院,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医院付院长,名叫付万平,是一位有着10多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历、经营农资生意20多年的农技人员,他家的生意之所以火爆,还是与他有着丰富农资服务阅历及过硬的农业技术有关,农户农田里发生了病虫草害,只要来到他这里,基本上都能得到完美解决,人的名树的影,影响力就这样在当地如春雨润物般蔓延开了。
走进医院,付院长正在柜台里面忙活,柜台外站着几位前来求助的村民,和乡村医生有些相似,这里并没有专业的问诊台,庄稼医生都是站在柜台里面,听取农户的问题表述,或者拿来庄稼病叶,同样通过望闻问切的程序,为农户拿出解决方案,身后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所需药品(农资产品)。
见笔者采访付院长,一位老农随即来了句顺口溜:“咱们镇上付院长,踏实能干本领强。病虫草害搞定,医院美名扬。”
商家说得天花乱坠,不如农户一句由衷的赞美,不过想得到农户的认可,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付院长介绍,如今的农资店,再也不是靠卖些肥料和常规杀虫剂打天下的时代了,在咱们当地,经济作物已经占据总耕种面积的70%以上,属于名副其实的经济作物种植区,中药材、蔬菜、果树等常见经济作物就有数十种之多。
短时间内涌现出那么多新事物,对于它们的病虫草害及增产管理,农民朋友可以不懂,他们不懂可以来医院求助,如若咱们农技人员也搞不懂,那就不是丢人的事儿了,不但得不到农户的认同,有时候还要付出“血的代价”。
有一位农资经营同行,由于诊断失误,卖出去多元的中药材田除草剂,结果造成农户多亩中药材受害,后经过评估,农户损失高达10余万元。
农户出现损失,除草剂不当使用为主要因素,结果农资同行被迫赔了8万多元,一年的辛苦白费了,还和农户一起造成了双损失,而这件事对他声誉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金钱损失。
所以,农资经营,技术先行,作为农资经营者,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农资从业人员不仅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而且还要在农资淡季见缝插针去进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朋友解决种植中所遇到的难题。
在和付院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农户前来诊断作物病虫草害,既不需要挂号,也不收取任何费用,付院长把问题与农户讲清楚了,农户可以选择在这里购买农资,也可选择不购买,而医院得以维持下去的主要原因,还是依靠“药品”(农资产品)销售所获取的效益。
由此可见,医院医院相比,诊断复杂程度、医生业务水平、诊断风险因素及为顾客服务的目的都是相似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医院人情味儿要更浓一些,不仅是先诊断后付钱,而且即便没有钱,也是可以使用农资的,用完农资,等手头宽裕再来结账,这也是常见的事儿。#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