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部门要遵循《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要求,结合本院药学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药学管理规章制度,推进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医院药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涵盖人员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供应管理、高危药品管理、药学研究管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处方调剂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医院应当本着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原则,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保护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医院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及用药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用药管理办法,健全并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护士共同组成的治疗团队,以此来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医院应遵循药物临床应用导则、诊疗指南等,对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同时,还应对医师开具处方的合理性及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为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医院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的临床药师,并要求他们全职参与临床用药治疗工作,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确保用药安全;医院应当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用药监测评价体系,重点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监测,通过结果分析进行评价。
2.2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
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医院药学部门要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交流,构建起临床药学管理模式,拓展药学部门的工作职能,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3~4]。具体管理措施如下:药学部门可以月为单位,对门诊、急诊处方以及出院医嘱进行点评,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药师可以参与到查房工作当中,为医护人员提供药物禁忌、用药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信息,并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编制,给主治医师提供昂贵药品的替代建议;临床药师可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控,在保证用药合理性的同时,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减少浪费,降低药品费用;
临床药师应做好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及时上报;药学部门应对医师开具的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定期对各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促使各科室对备用药品加以合理控制和使用;临床药师应当每个月对本院消耗排名前三十位的药品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对存在异常增长情况的药品,应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上报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