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关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2.抗生素后效应:将细菌暴露于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在去除抗菌药物的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象。
3.零级动力学过程:指药物自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
4.米—曼速率过程:使一级动力学与零级动力学互相移行的过程。此过程在高药物浓度时使零级动力学,而在低药物浓度时使一级动力学。
5.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指血药浓度数据(纵坐标)对时间(横坐标)作图,所得曲线下面积。
6.生物利用度F: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7.副作用:应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量无关的反应成为副作用。
8.*性反应:在用药剂量较大和(或)用药时间过长情况下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以器官性损伤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称为*性反应。
9.过敏反应:药物(有时可能是杂质)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称为药物过敏反应。
10.基因*性:药物、化合物、放射线对基因的直接影响可发生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11.特异质反应:指个体对一种药物发生有别于常人的特殊反应。
12.光敏反应:应用药物后暴露于阳光下产生的皮肤超敏反应。
13.药物依赖性: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在患者连续使用后能产生依赖性,表现为对该类药物继续使用的欲望。
14.受体:(书)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或蛋白质与多糖等形成的复合物。
(PPT)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15.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称为配体。
16.第二信使:(书)细胞释放的胞内信号分子(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二酰甘油、三磷酸肌醇、钙),通过启动代谢和(或)信号转导通路,最终使细胞产生诸如增殖、分化、移行、凋亡、自噬等的变化。
(PPT)介导配体和受体结合后信息转导的细胞内物质,如cAMP、Ca2+、肌醇磷脂、cGMP等。它们可以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引发特定的生理或药理效应。
17.激动剂:激动剂与受体既有高亲和力,也有高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Emax),也称为完全激动剂。
18.部分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在受体全部占领时仅能产生较小的反应。
19.反向激动剂:反向激动剂与激动剂一样结合到相同的受体,能够逆转受体的固有活性,显示与受体激动剂相反的药理学作用。
20.拮抗剂:拮抗剂与受体结合后本身不引起生物学效应,但阻断该受体激动剂介导的作用。
21.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α受体阻断药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22.化疗指数:化疗药物导致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LD50/ED50)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95)的比值(LD5/ED95)是评价化疗药物对机体*性、疗效的重要指标。
23.耐药性/抗药性:是指在常规治疗剂量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导致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或无效。
24.半数致死量LG50:引起动物死亡一般的药物剂量。(高好)
25.半数有效量ED50:动物半数产生药效的剂量。(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