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代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划重点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 [复制链接]

1#

6月20日,郑州市人民*府办公厅发布《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末,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建成更高质量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完善,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信用服务业发展壮大,信用管理体系深度融入*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具体包括完成市信用信息平台三期项目建设,实现数据采集、归集和共享更加规范、高效、安全,信用信息“智能运转、应归尽归”等。

《规划》划出这些工作重点:

促进传统商贸业行业跨界合作,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直播+”服务生态,培育本土“信用+消费”特色品牌。

支持购物、餐饮、出行、旅游、租赁等领域的经营主体以信用记录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免押金、免预存、先享后付等优惠便利,打造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持续推进诚信示范街区建设,引导更多商户把诚信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引领诚信经营新风尚。

引进信用服务领*企业,积极引进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信用服务机构,全力支持信用服务领域国内龙头企业和国际行业巨头落户郑州,增加高水平信用服务供给。

培育信用服务本土品牌,支持郑州本土有综合实力、发展潜能的信用服务机构整合资源,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开展信用服务。

逐步形成“引进一个重点企业、培育一个集成生态、壮大一个细分领域”的现代信用服务产业特色化培育模式,放大“郑州品牌”增值效应,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信用服务机构。

医疗卫生领域。加强医疗机构信用管理和行业诚信建设,健全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和信用承诺制度,构建医疗保障信用评价体系,推动医保监管从事后监管,向事前承诺、事中管控、事后奖惩方向延伸。将医疗卫生机构信用评价与监督检查、等级评审、评优评先、预算管理、定点医保单位协议管理和医保基金拨付等相关联,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食品药品领域。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用+综合监管”,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企业,构建“农田到消费者”“实验室到病人”的全过程信用分类监管。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依法依规对违法失信企业实施信用惩戒。探索建立跨区域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追溯与信用惩戒联动机制,对食品药品领域失信企业在登记变更、融资授信、*府招标采购、财*资金项目分配等方面进行限制。不断扩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教育培训领域。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校内提升与校外减负两手抓、两手硬。健全教育诚信管理体系,完善教师信用档案,开展教师职业信用评价,优化教育信用评价和公示制度,加快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民办教育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聚焦民办职业院校、校外培训机构、幼儿托管机构等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不断完善信用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推进监管模式创新。

工程建设领域。强化信用信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加大对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优化完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的失信行为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市信用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加强工程建设领域评标专家信用监管,对评标专家及评标专家资格申请人开展信用核查,依法限制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评标专家参与招投标活动。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和工程担保管理,对列入市建筑市场诚信建设严重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依法实施约束措施。

文化旅游体育领域。推进文化旅游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度挖掘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信用元素创新融入文化旅游服务供给,打造优质文化和旅游品牌。加强文化旅游体育市场信用监管,对文化市场主体、旅游市场主体和体育市场经营主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推动信用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共享。持续推进“不合理低价游”“黑导游”等专项治理,建立健全严重失信主体惩戒机制。推动个人信用积分“商鼎分”在景区、博物馆、电影院、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增强人民群众信用获得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家*服务领域。依托市信用平台,依法依规推动家*服务业信用信息横向共享、纵向对接。探索建立消费者服务评价标准和评价信息归集机制。建立健全家*服务信用记录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家*信用记录“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围绕综合实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信用评价等方面,持续开展家*服务企业与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推动家*企业进一步扩大品牌引领和优质服务的示范效应。

交通运输领域。紧扣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门户目标定位,积极融入“信用交通省”建设,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领域市场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推进全市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工作。创新推动数字监管,探索建立“大数据+精准执法+信用管理”的新型监管模式。探索信用手段在出租车、网约车、城市公交、汽车租赁、驾驶员培训等管理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扩展交通运输领域“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对各类守信主体给予简化程序、优先办理和“绿色通道”等激励*策。

全文如下:

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为全面深化“信用郑州”建设,加快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助推郑州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依据*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部署,以及《郑州市人民*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郑*〔〕12号)、《河南省人民*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豫*〔〕54号)的要求,结合郑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年。

一、立足“三新”战略,聚焦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新使命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发展,着力在建机制、拓平台、强监管、重应用、造氛围上下功夫,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获评“全国城市信用工作创新奖”“守信激励创新奖”,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居前列,探索走出了一条以信用促发展、优服务、强根基的创新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持续改善,有力支撑了营商环境优化和社会治理创新,为“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信用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制定印发《郑州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年)的通知》(郑*办〔〕79号),有效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出台《郑州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郑*办〔〕80号),规范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平台建设与共享交换、信用信息主体保护、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失信等级划分与认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郑州市人民*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文〔〕号)、《郑州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郑*办〔〕87号)、《郑州市人民*府关于印发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文〔〕号)、《郑州市人民*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郑*〔〕3号)等30多部规章制度,构筑起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

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市信用平台以信用信息的“采集、整合、应用”为主线,构建起涵盖法人库、自然人库和专题库,以及信用平台门户、归集共享子系统、整合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信用服务机构公示子系统、联合奖惩子系统、异议处理子系统、自主上报子系统和日常办公子系统的“三库九系统”,实现市县“两级”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信用中国(河南·郑州)”网站一站式、精准化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23.62亿条,“双公示”信息万条,信用信息质量持续提升。

信用监管机制良性运行。推动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在食品药品、住房保障、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20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实现了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联合奖惩备忘录,将联合奖惩系统嵌入四级联动审批系统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在*府行*事项管理中普遍使用信用核查,累计信用核查9.6万余次。“信用中国(河南·郑州)”网站设立联合奖惩专栏,累计发布“红黑榜”信息16.47万条(其中:红榜信息15.71万条、黑榜信息0.76万条)。

*务诚信建设务实推进。制定印发《郑州市人民*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强*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文〔〕号)、《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郑州市营商环境*务诚信建设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郑信用〔〕1号)、《关于加强*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府机构及公职人员诚信履约机制的通知》(郑发改财信〔〕号)等制度文件,坚持依法行*,严格落实行*许可、行*处罚7天“双公示”制度,推进建立*府决策执行诚信履约机制,将信用记录应用到考核奖励中,有效提升诚信履职意识和诚信行*水平。大力推进失信*府和国企拖欠治理工作,实现*府机构失信案件“清零”。

信用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积极探索“信易+”应用创新,推进“信易贷”“信易教育”“信易阅读”等惠民便企应用落地,在行*管理事项中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实施“容缺受理”,让诚信主体享受更多信用红利。围绕个人信用积分“商鼎分”构建了“信易租”“信易医”“信易游”等九类激励应用场景,覆盖万余人。积极开展个人守信联合激励城市合作,推动郑州与杭州间个人信用积分互认互通。“商鼎分”宣传微视频《诚信商鼎分文明郑能量》和动画片《小信的美好生活》在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分获“最佳传播效果奖”“最佳动画片奖”。

试点示范效应加速形成。中国(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实施企业投资项目“信用通”管理服务模式,实行涉企证照告知承诺制,破解商事登记“准入、准营不同步”难题,让企业经营实现“零等待”。创新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监管服务模式,打造集通关、通检、通商等功能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关检三个一”“查验双随机”“跨境秒通关”。依托“郑州市电子商务诚信交易服务试点项目”,建立电子商务诚信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成为国家五大电商交易试点之一。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地区开展信用建设示范,公布了11家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和乡镇(街道),打造信用“示范标杆”,形成交通管理失信案例调查和信用修复制度等各具特色的创新亮点。

信用支持疫情防控作用明显。率先出台《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信用相关*策的通知》(郑信用〔〕2号),对我市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信用相关*策进行明确,将信用建设与防疫工作有效结合,发布郑州市疫情防控“红名单”条,在“信用中国(河南·郑州)”网站开通郑州防疫专栏和防疫物资价格承诺公示专栏。运用信用监管手段防范打击哄抬物价违法行为,将相关信息归集公示。积极探索开展“信易保”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联合保险机构开展“信用+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业务,以惠利企业的低价保险,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开发不同的产品,创新信用惠民便企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诚信宣传教育显著增强。大力开展以“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郑州宣传周”“信用大讲堂”等诚信主题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诚信兴商宣传月”、“3·5”学雷锋活动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公益活动,突出诚信主题,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开展“文明诚信市场、企业、商户”和“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创评活动,积极引导市民以失信败德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发布郑州市首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蓝皮书,集中展现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

(二)形势要求

“十四五”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根本遵循。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对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助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拓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以良好营商环境、信用环境、消费环境等为核心的软实力,对于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地区影响力,持续夯实国民经济循环基础,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构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迫切要求。郑州市“放管服”改革加速推进,成为全国第8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省会城市,晋级全球营商环境友好城市强。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有助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优良营商环境吸引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推动社会治理措施与监管手段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有助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郑州、和谐郑州、平安郑州、信用郑州。

(三)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中部地区崛起、*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四路协同”(空中丝路、陆上丝路、网上丝路、海上丝路)和“五区联动”(航空港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试验区、大数据试验区)战略叠加效应持续显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铺开,为郑州更深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对郑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信用管理机制嵌入*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生态保护、*河安澜、集约节约用水、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河文化”五大任务,需要充分发挥信用在提升治理水平和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推动我市努力在全流域走前列、做示范,着力打造沿*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河历史文化主地标,需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对郑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带来新的考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具有经济、区位、交通、文化旅游等优势。要将自身置于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谋划思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适应复杂宏观形势,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将信用服务和监管措施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以及行*管理全流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对郑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赋予新的使命。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国家赋予郑州全新责任使命,郑州应当充分把握“四路协同”和“五区联动”优势,切实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强化*策互通、设施联通、信息共享、服务联动,推动我市在以信用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服务城市品质提升、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等方面进位争先、勇挑重担、示范引领。

二、贯彻“三新”战略,开启高质量信用示范城市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及郑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法治化、规范化、精准化信用管理机制为保障,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支撑,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为突破,着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水平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高标准打造“信用郑州”城市品牌,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协调推动作用,树立“共建、共享、共用、共治”理念,鼓励和调动社会积极性,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格局。

——统筹规划,逐步推进。按照国家和省相关工作部署,系统布局、长远谋划、统筹推进,明确总体思路、目标和实施步骤,抓住关键环节,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形成工作示范,稳步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遵循法治,规范有序。坚持依法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体系、信用标准体系,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措施、开展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处理等工作,提高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示范引领,创新突破。围绕我市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强化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促进信用信息资源充分整合,探索创新模式,形成示范效应,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广泛应用。

(三)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建成更高质量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完善,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信用服务业发展壮大,信用管理体系深度融入*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信用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形成健全的法规制度体系,信息归集、信用评价、信用修复、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制度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

——信用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完成市信用信息平台三期项目建设,实现数据采集、归集和共享更加规范、高效、安全,信用信息“智能运转、应归尽归”。推动信用数据深度挖掘开发,有力支撑各级各部门信用管理和服务。

——信用监管机制高效有力。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事前承诺、事中监管、事后奖惩,各领域各行业信用监管机制“全覆盖”,社会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信用场景应用不断丰富。深入拓展“信易+”应用领域,个人信用积分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信易贷”“信易批”“信易医”“信易游”等惠民便企应用成效显著,实现“信易+”应用翻一番,“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壮大。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培育市场活力、优化产品供给、强化行业监管,推动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公信力和竞争力的信用服务机构。

——社会诚信氛围愈加浓厚。大力推动诚信宣传和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信用文化全面弘扬,诚信价值观全面塑造,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氛围日益浓厚,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机制和环境基本建成。

三、融入重大布局,提升信用创新发展新能级

(一)信用服务*河流域生态保护

信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贯彻落实国家《*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打造沿*生态保护示范区。加快构建以环保信用信息为基础,完善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等级相结合,根据不同环保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不断提升环保信用监管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金融机构根据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绿色信贷和差别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信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立足郑州历史文化资源在*河文化、中华文明中的价值地位,依托*河、嵩山等自然山水资源和河洛、古都、根亲等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建设一批“信用+文旅”产业载体和诚信旅游路线,彰显古都魅力、弘扬诚信风尚。探索推动跨区域守信激励与旅游领域相融合,打造“信易游”中原文化特色模式,以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为支撑,挖掘信用价值、释放信用红利,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旅游优质服务。加强文化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实现信用信息跨部门跨地区共享,建立健全严重失信主体惩戒机制,保障文化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二)信用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提升信用消费服务供给。牢牢把握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信用赋能郑州打造具有特色和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传统商贸业行业跨界合作,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直播+”服务生态,培育本土“信用+消费”特色品牌。支持购物、餐饮、出行、旅游、租赁等领域的经营主体以信用记录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免押金、免预存、先享后付等优惠便利,打造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持续推进诚信示范街区建设,引导更多商户把诚信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引领诚信经营新风尚。

推动消费信用环境优化。加快推进消费领域信用监管,建立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加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不断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完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民生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信用消费,促进互联网平台和商户诚信经营。以“醉美·夜郑州”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为契机,逐步探索以综合信用承诺为基础,以若干行业领域为支撑的“1+N”诚信经营承诺模式,构建“企业申请、信用核查、择优推荐、公布名录、典型展示、动态管理”的链式管理机制,提升城市消费竞争力。健全消费诚信、消费者保护和维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和治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市场环境。

(三)信用服务高水平开放新高地建设

推进“信用+自贸区”建设。加强进出口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监测和仓储物流动态监控,完善进出口商品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为开展稽查、检查、风险处置提供预警。推进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建设。构建跨境电商全景式信用监管机制,衔接监管全流程,推动事前注册备案、事中信用评价、事后信用监管,打造跨境全链条信用监管模式。完善跨境电商统计体系,健全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加强与周边区域海关、港航部门合作,推进通关信用联动监管,落实AEO企业互认和通关便利措施,加强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创新“信用+招商”模式。围绕先进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研发等领域,运用信用手段实现精准招商,助力高质量项目引进。通过信用核查、信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筛选优质守信企业,提高招商引资效益。推动信用管理纳入产业招商图谱、招商项目准入评审和重大项目管理制度中,构建形成招商引资信用管理长效机制。创新产业招商守信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守信企业项目建设提供“信易+”系列便捷服务和*策支持,促进守信企业加快落户、加快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选树一批诚实守信示范企业予以重点推介,打造诚信标杆。

(四)信用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深入推进*务诚信建设。健全*府重大决策诚信机制,完善*府决策执行诚信履约机制,推进*务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优化多层次*务诚信监督机制,建立*务失信问题重点协调和惩戒制度,持续推进*务失信记录信息归集共享、失信*府机构及公职人员责任追究机制,清理*府和国有企业拖欠等工作,确保全市*府机构失信案件“零增长”。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依法依规将廉*记录、违法违纪记录等信息纳入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编制《郑州市公务员诚信手册》,加强*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信用理论、实务运作能力的教育和培训。持续推进*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府承诺、*府债务预防违约、*府统计等重点领域*务诚信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大力推进商务诚信建设。深化行业领域信用建设,以生产流通、工程建设、金融税务、电子商务、招标投标、会展、广告、价格等领域为重点,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信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规范化水平,营造诚信市场环境。加大对违法失信主体监管,依法依规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引导市场主体增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约,诚信履约、公平竞争。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追溯标准和规范,建立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向公众提供追溯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对劳动保护、社会保障、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用管理和服务,聚焦金融、法律、医疗卫生、食品药品、文化旅游等领域重点人群职业信用建设,推广使用职业信用报告,引导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为规范。针对当前经济社会中的诚信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失信突出问题,展开诚信缺失专项治理。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社会成员遵循诚信原则,树立良好信用意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